1. <var id="x20sy"><output id="x20sy"></output></var>

        1.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
          你好,歡迎光臨大連瓦房店市市場協會網站  
          網站首頁關于我們新聞動態協會相關文件維權服務會員單位協會章程攝影作品資源下載留言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大連瓦房店市市場協會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用戶名:
          密 碼:
             
          忘記密碼?點這里重設
               新聞資訊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又一名旅行博主遇難之后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網易號 點擊數:200次 更新時間:2023/7/21 10:27:43

          近日,知名旅行博主姜野在徒步新疆博格達峰的過程中遇難。救援人員表示,當地氣候多變,姜野失聯的幾天里,山區曾下過雨,導致白楊河的水位上漲。

          事發后,戶外探險的安全和風險問題也再次引發關注!2022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共發生戶外探險事故372起,涉及人員傷亡事故326起,受傷194人,死亡162人,失蹤52人。

          此前,中國探險協會曾提到,希望公眾提高對戶外探險的風險意識,參照《探險者行為指南》等相關標準,制定合理的探險計劃,行前充足準備,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相宜項目,量力而行。同時,希望能推動相關管理部門加強對戶外探險的安全管理,降低事故發生率。

          姜野曾拒絕集體行動

          根據家屬發布的尋人啟事,7月1日,34歲的旅行博主姜野從新疆阜康進入博格達峰徒步環線后失聯。7月7日,有人在老虎口遇到了姜野,之后,他順著白楊河東溝下去,再無音訊。

          姜野曾是一名美術老師,后來成為職業旅行者,如今是擁有40多萬粉絲的網紅旅游博主。六年前,他曾獨自騎行5萬多公里,走過三大洲三十多個國家,被稱為“天生流浪家”。

          幾年前,姜野還發布了首部游記《天生流浪家》,他還獲得過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最佳背包客”的提名。

          姜野此次進山前,曾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自己重裝徒步博格達峰的計劃和采購物資的經歷。公開資料顯示,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是天山山脈東段的最高峰。1998年8月4日,中國人第一次踏上博格達峰。

          多名戶外愛好者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博格達峰大環線是一條高風險的徒步路線,走完一般在7日左右。

          由于每年9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為積雪期,積雪厚度可達65厘米,不宜進山,而每年6至8月是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期。峰區大風甚少,年平均風速為7.7至7.9米/秒,在一天之內,一般午后風速和云量增大,天氣變壞。

          經過多日搜索后,7月12日,姜野被救援人員找到,確認已遇難。據了解,姜野是和他72歲的搭檔老王一同進山的,幾天后,老王出現了高原反應,在“四號羊圈”營地(海拔3200米)提前下撤。姜野因對自己的經驗和體力有信心,堅持獨自完成徒步。

          當地資深戶外領隊馬某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7月7日,有人還在老虎口遇到了獨行的姜野,“領隊勸他一起走,他沒回答!

          馬某提到,6月25日,姜野曾向他咨詢了博格達環線的情況,并了解如何辦理進山手續。他得知姜野一行僅有2人,且搭檔的年紀較大后,建議對方和自己俱樂部的團隊一起走。但姜野表示想自己走,不想跟大部隊行動。

          救援人員搜尋姜野時,利用繩索過河 圖/受訪者提供

          根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新疆藍天救援隊隊長安少華分析,姜野可能是在下雨時過河遇到了山洪,被沖到了白楊溝水庫上游,不幸遇難。

          新疆山友救援隊隊長獬豸(網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提到,根據他們掌握的信息,姜野進山的那幾天,山區下雨導致白楊溝的水量急劇變大,“山區的雨來得常常特別快,天氣預報難以預告。我們搜救的時候,一些救援人員由于缺乏專業裝備,連牧場都沒有上去,河水大,馬匹都難以通過!

          此前,獬豸曾數次帶隊進入博格達區域,也多次走過這次的救援路線。2016年8月,獬豸一行7人徒步博格達,正是一場大雨增加了挑戰。他們從“三個山”進入,經“四號羊圈”、博格達大本營、簡單達坂,計劃從白楊河出山,然而一星期前的大雨沖毀了橋,他們只能涉水過河或繞行。

          當時,有隊員提出了利用繩索保護涉水過河,但獬豸用手杖測量了水深后,否決了這個方案。獬豸說,當地的河流大多湍急兇險,水溫低且河底多石頭,人一旦被沖倒,在激流沖擊下,很難站起來,很快就會被石頭沖撞受傷、昏迷、失溫。

          最終,他們選擇了繞行,多花了半天時間安全出山。

          “對于外地游客來說,出發前,一定要做好功課,掌握當地的水文、地質等條件,參加專業領隊組織的隊伍”,獬豸說,另外,即便天氣預報沒有預警,也要做好一定會下雨的準備,包括下雨可能帶來的風險。

          在搜尋姜野的過程中,獬豸一行人也曾多次涉水渡過白楊河,即便帶了繩索,涉水依然艱難!昂铀謨措U,單人過河極易發生重大意外。如果沒有繩索保護,一旦失誤,后果難以想象”

          期間,他們同樣遇到了降雨、冰雹天氣。 “山里的氣候多變,如果沒有把握,就不要冒然強行渡河。要用時間換空間,也就是在附近安全地方扎營等待,等到雨;蛘咚幌陆翟僮雠袛!

          探險不是冒險

          姜野遇難后,中國探險協會官方發文稱,他是最熱愛歷史、文化的青年探險家,“姜野在探險路上罹難,是中國探險界的重大損失”。

          多位知名探險家也表示,探險不是冒險。如果選擇特殊或極具挑戰的線路,探險人員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還要盡可能為各種可能發生的災難做好準備工作。

          獬豸反復強調,要避免獨行,“獨行明顯放大了風險系數,很容易出問題。像這種具有挑戰性的線路,或者在深山老林里,崴個腳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我個人強烈不建議獨行!

          根據救援隊掌握的信息,過去幾年,姜野更擅長戶外騎行。此次進山前,他似乎缺乏多天重裝山地徒步的經驗。

          此次事故發生前,獬豸也曾聽聞多個博格達周邊線路登山、徒步遇險的事故。有探險者因為高反而遇難,也有人因滑墜而遇難,還有人因掉入冰裂縫而遇難,還有人因為忘戴墨鏡而引發“雪盲癥”。此外,還有可能涉及低溫、迷路等風險。

          獬豸和隊友尋找姜野 圖/受訪者提供

          “客觀來說,他第一次走重裝長線,恰好遇到惡劣天氣,對當地河流的認識不足,采取獨行方式加大了風險,最終結果確實很遺憾”,獬豸建議,對于戶外探險者來說,每次嘗試都應該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盡量把可能發生的問題納入可控范圍內。如果將難度陡然提高,很容易在短板上發生失誤。

          戶外探險愛好者劉峰(化名)也提到了這一點,他曾在四五年前徒步博格達峰大環線。在博格達峰,適合環線徒步的季節,恰恰也是山區氣候多變時,山區里的冰川、河流也會受此影響,“可能前一天和晚一天過河,河水的深度都不一樣!

          “像戶外徒步這種,如果對道路不熟系,要么請靠譜向導,要么跟著比較有經驗的人的軌跡走!眲⒎逭f,近幾年來,戶外探險愛好者們的裝備越來越先進,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抵御風險的能力。但除了裝備,還是要做好個人知識儲備,并且結合自身情況作出決定。

          “還是那句話,探險者對于大自然,還是要敬畏!眲⒎逭f,對于這個圈子的人而言,無論是為了個人夢想,還是說探險愛好,甚至一少部分為了流量和關注度的網友,都應該量力而行。

          戶外探險仍待規范

          姜野遇難的消息過后,不少人想起了此前數位探險愛好者離世的新聞。2021年,河南網紅美美在徒步西藏直播時,因為助力車失控被碾壓身亡;2022年,福建一名男性領隊帶著俱樂部成員去十八重溪腹地探險,不慎從高處墜落身亡。而各地“驢友”探險遇困的消息,更是屢見不鮮。

          中國探險協會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共發生戶外探險事故372起,涉及人員傷亡事故326起,受傷194人,死亡162人,失蹤52人。其中,登山項目有關的事故活動占到139起,包括迷路與被困、滑墜、發生疾病、失溫等。

          與2021年相比,2022年的戶外探險事故總數增加20起,增長率5.68%;傷亡事故數增加39起,增長率13.50%;死亡人數減少146人,增長率為-47.0%;失蹤人數增加33人,增長率為173.68%。

          上述報告還分析了探險項目發生事故的一些原因,包括自然環境的不確定性、公眾事故預防知識欠缺、戶外探險設施分布不均、部分地區戶外活動缺乏監管。

          博格達區域 圖/受訪者提供

          中國探險協會著重提到,公眾對探險項目中的風險沒有足夠認識。例如,事故安全教育不普及,公眾事先準備不足,未能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事故發生后又不掌握安全保障方法;戶外探險地缺乏專業指示標牌、指導手冊和安全員等。

          “大多戶外活動沒有專業的組織方,不具備組織戶外探險活動的能力和資質,更沒有完善的活動方案、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及緊急救援能力,甚至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具備一定的戶外探險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探險領隊帶領”,中國探險協會稱。

          劉峰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目前也有很多戶外俱樂部或者協會關注戶外培訓和教育的工作,但整體而言,依然是少數!跋裎易约,其實也沒經過專業的培訓或學習,都是靠自己在網上學,和兄弟好友們交流得出的經驗。到底怎么樣是足夠標準,或者是足夠的防御機制,可能也是未來需要思考的!

          對于這一問題,河南科技大學教授、河南省體育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承磊也曾在其論文中提及: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包括風險防御體系不健全,戶外運動專業人才總量供給不足與使用效率低下、社會治理力量未有效激活等。

          針對戶外運動現狀,趙承磊給出一系列建議。例如,完善戶外運動的技術標準體系、景區建設運營的系列標準體系并開展全國的等級評選認定,尤其要依據《旅游法》加強對無經營資質的線上戶外俱樂部、協會、網絡群體非法經營的監管;強化與工業與信息部門大數據、云平臺融合,建立戶外營銷、監管的國家級平臺等。

          中國探險協會還提出,建議相關行業協會推進戶外活動規范化工作,完善培訓體系并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和能力培訓,建立戶外預警系統,加強戶外活動過程監管。此外,建議相關從業機構要具備職業和經營能力,從業人員也應取得相應資質。

          “盡管這是一次非常遺憾的救援,但我認為事后應該以此為戒,加大戶外安全教育宣傳,對姜野等人表現出來的探險精神應該持正面積極的肯定態度,讓大眾對探險精神有一個正面理解,也就是如何在安全正當的情況下實現戶外探險”,獬豸說,戶外探險目前還缺乏規章制度,很難按照規范要求來追責,在探索階段,應該多多汲取經驗和教訓,而不應盲目地一律禁止。

          作者:王春曉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上一篇:湖北男子在地鐵摸女孩大腿被拘發千字文自辯,理由令人費解,記者多方求證 下一篇:中炬高新就“姚振華到公司廠區調研被拒事件”發布聲明
           
             友情鏈接:遼寧省紀檢最高檢中央紀檢監察民主與法制網中國政府網遼寧省人民政大連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協會榮譽 | 會長致辭 | 協會簡介 | 機構設置及職責范圍 | 協會職能 | 聯系我們
          大連瓦房店市市場協會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13013779號-1
          郵件:[email protected] 電話:0411-85595991  地址:遼寧瓦房店市   技術支持:瓦房店匯杰網絡
          黄色网站全脱光a_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第一页_特级高清无码电影_91久久久精品人妻

            1. <var id="x20sy"><output id="x20sy"></output></var>